搜索
搜索
新闻动态
NEWS FEED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行业动态
03-03

慧眼识芯:网络摄像头方案探索

  根据Omdia估计,2023年全球安防摄像头市场(高清模拟摄像头、网络摄像头、防爆摄像头和热成像摄像头)总体发货量约为1.9亿台,预计到2028年,总体发货量将达到2.6亿台。2023年,中国的发货量占据了全球摄像头市场的近56%。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张,预计到2028年,中国市场的发货量将增长至约1.5亿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0%。
01-27

航顺HK32C030电动二轮车仪表盘新体验:智能骑行,一路随心

在都市的喧嚣中,有一群追求高效、环保出行方式的上班族、快递员和外卖小哥,他们渴望一款既智能又可靠的电动二轮车,以应对日益严峻的交通和环境问题。小帅是一名风里来雨里去的外卖小哥。
01-24

兆易创新推出EtherCAT®从站控制芯片, 工业自动化的卓越选择

  兆易创新获得德国倍福公司(Beckhoff)正式授权并推出首颗EtherCAT®从站控制器GDSCN832系列,以及超高性能工业互联MCU产品GD32H75E系列。全新产品紧贴工业自动化市场需求,以出色的处理性能、丰富的接口资源为伺服控制、变频驱动、工业PLC、工业通讯模块以及人型机器人等各类应用场景提供理想选择。现已开放样片和开发板卡申请,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量产供货。
01-22

基于HK32A040车规MCU的汽车矩阵车灯方案

汽车安全行驶对整车照明系统的要求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车灯位于汽车两侧,前期有各种各样的实现包括氙气灯、LED灯等等光源技术。矩阵大灯对汽车照明系统朝着安全性和智能化兼具的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矩阵大灯可以精细控制到每一个小灯珠,从而让车灯具有智能化指示,对汽车的安全行驶起到了有力保障。
01-08

高算力GD32G5系列MCU如何引领数字能源、电机控制与光通信的变革

  不论是蓬勃兴起的数字能源、不断拓展应用边界的电机控制,还是极速发展的光通信,这些领域正在经历一场与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的变革。这一融合不仅推动了技术边界的大规模扩展,也引发了对智能化解决方案需求的迅猛增长。
12-06

兆易创新GD25/55全系列车规级SPI NOR Flash荣获ISO 26262 ASIL D功能安全认证证书

随着汽车电子电气组件数量的指数级增长,其安全性需求日益凸显。ISO 26262作为国际权威汽车功能安全标准,其核心目标是降低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可能导致的风险,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在ISO 26262标准框架下,ASIL(Automotive Safety Integration Level)分类系统将功能安全从低到高分为四个等级:A、B、C、D,其中,D代表最高等级,意味着在该等级下的开发流程最为严格。
04-21

3D打印机-一个技术造就一个行业

3D打印机-一个技术造就一个行业             说到3D打印,大家不会陌生,早在19世纪中期,就已经诞生了。在过去的十年里,3D打印更多的用途是帮设计师以及工程师来制造一次性的机械产品以及模型。 那么,什么是3D打印?     3D打印技术又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2019年1月14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首次利用快速3D打印技术,制造出模仿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脊髓支架,成功帮助大鼠恢复了运动功能。 2020年5月5日,中国首飞成功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上,搭载着“3D打印机”。这是中国首次太空3D打印实验,也是国际上第一次在太空中开展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实验。 3D打印技术一定是要有一个机器来实现,这个机器就是--3D打印机。 3D打印机(3D Printers)是一位名为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的发明家设计的一种神奇的打印机,它甚至可以“打印”出一幢完整的建筑。3D打印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并开始广泛应用在设计领域,尤其是工业设计,数码产品开模等,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一个模具的打印,节约了很多产品到市场的开发时间。     3D 打印机可以用各种原料打印三维模型,使用3D 辅助设计软件,工程师设计出一个模型或原型之后,无论设计的是一所房子还是人工心脏瓣膜,之后通过相关公司生产的3D打印机进行打印,打印的原料可以是有机或者无机的的材料,例如橡胶、塑料、甚至是人体器官,不同的打印机厂商所提供的打印材质不同。 3D打印机电路原理: 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传统打印机基本一样,都是由控制组件,机械组件,打印头,耗材和介质等架构组成的,打印原理一样的。3D打印机主要是在打印前在电脑上设计好一个完整的三维立体模型,然后再进行打印输出。     3D打印时采用的堆叠薄层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常用的3D打印机采用的是熔融沉积快速成型。熔融沉积又叫做熔丝沉积,它是将丝状热熔性材料加热融化,通过带有一个微细喷嘴的喷头挤喷出来。热熔材料融化后从喷嘴喷出,沉积在制作面板或者前一层已固化的材料上,温度低于固化温度后开始固化,通过材料的层层堆积形成最终的成品。 在整个作业过程中,MCU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整个3D打印机,最核心的电路部分就是对电机的控制,电机应该使用伺服电机,控制伺服电机的MCU可以使用NXP的KV系列,对于电机有极高的控制能力,也是目前3D打印机行业首选的MCU系列。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技术突破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关注威旺达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了解 NXP MCU更多信息。
04-21

风电的崛起——又一个新能源爆发了!

  大家好,上一期我们聊了光伏发电,大家对光能转电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那么这期,我们再来看看风力发电,一定会让大家对新能源有更深的理解。       首先,什么是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那么,风能发电的原理是什么呢?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公尺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有效的将风能转化成电能,便可以开始发电。   叶片,从底部到尖端,叶片有许多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异形界面所组成,简单的异形技术使得波轮叶片转动,这意味着当流体流过叶片时将产生升力,这样产生了最基本的旋转,正如你在火车上看到的东西都是相对的一样,移动的叶片与风之间也是相对的。   具体原理的分析   它由机头、转体、尾翼、叶片组成,各部分功能为:叶片用来接受风力并通过机头转为电能;尾翼使叶片始终对着来风的方向从而获得最大的风能;转体能使机头灵活地转动以实现尾翼调整方向的功能;机头的转子是永磁体,定子绕组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风力发电机因风量不稳定,故其输出的是13~ 25V变化的交流电,须经充电器整流,再对蓄电瓶充电,使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变成化学能。然后用有保护电路的逆变电源,把电瓶里的化学能转变成交流220V市电,才能保证稳定使用。     优点   风能为洁净的能量来源。风能设施日趋进步,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在适当地点,风力发电成本已低于其它发电机。风能设施多为不立体化设施,可保护陆地和生态。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很环保,很洁净。风力发电节能环保。   缺点   风力发电在生态上的问题是可能干扰鸟类,如美国堪萨斯州的松鸡在风车出现之后己渐渐消失。解决方案是离岸发电,离岸发电价格较高但效率也高。在一些地区、风力发电的经济性不足:许多地区的风力有间歇性,更糟糕的情况是如台湾等地在电力需求较高的夏季及白日、是风力较少的时间;必须等待压缩空气等储能技术发展。     风力发电需要大量土地兴建风力发电场,才可以生产比较多的能源。进行风力发电时,风力发电机会发出庞大的噪音,所以要找一些空旷的地方来兴建。现在的风力发电还未成熟,还有相当发展空间。风速不稳定,产生的能量大小不稳定,风能利用受地理位置限制严重。 总结 2020年底的统计数据,我国火力发电达47095.9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例为70.5%;水力发电量达到了11378.2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例约为17%;风力发电量达到3731亿千瓦时,占比约为5.6%;核能发电量约为3309.7亿千瓦时,占比接近5%;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8.1%,总量约为1307.6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的比例接近2%。整体来看,虽然中国的发电类型中“火电仍占据主导地位,比例超过70%”,但非火力发电增速更高。   这也表明了,我国新能源发电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不再使用火力发电,这也是半导体行业的福音,新能源和半导体是密不可分的,未来,还需要我们去创造。     下一期,我们来说说工业打印机,感谢你们的一路陪同!   关注威旺达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了解 NXP MCU更多信息。              
03-03

RISC-V已成为中国CPU领域最受欢迎的架构

在PC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经历了一段难忘的“芯酸”往事,造成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处理器架构技术的空白,芯片的软硬件生态长期被x86和ARM垄断。AIoT市场的爆发改变了x86和ARM两强的格局,这一阶段定制化、专用化的芯片成为新的趋势,而x86和ARM的商业模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vid Patterson教授团队领导研发了RISC-V指令集,并宣布对外开源,任何企业、开发者都可以免费使用它;2015年,RISC-V由国际基金会运营,这一技术开始从高校走向产业界。   中国企业抓住了这一机遇,如今已有数百家公司都在关注或以RISC-V指令集进行开发,在RISC-V 基金会的22个高级会员中,12家为中国企业,包括阿里巴巴、华为、腾讯、中兴等。   近日,由阿里巴巴平头哥举办的首届玄铁RISC-V生态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题为《推动RISC-V生态建设,与世界协同创新》的演讲中表示,中国厂商正在全力推进提供强大算力的RISC-V方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RISC-V是中国CPU领域最受欢迎的架构,中国芯片产业和整个芯片生态将会越来越多地聚焦于RISC-V架构,中国的巨大市场将成为支撑RISC-V的重要基地。”     以下是倪光南院士发言全文:   科技创新如今在全球范围已进入加速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深刻影响着国家命运和人民福祉。习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的增进人类福祉。强调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开源已经有几十年左右的发展历史。伴随着开源这种科学开放精神的发展,开源对整个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开源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有一大批的工程师活跃在世界开源社区,为开源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要在全球开源领域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还必须加大对开源的投入,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基金会、开源社区和开源项目。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现在开源模式已经从软件领域走向了硬件领域。   近年来,由图灵奖获得者David Patterson教授在加州伯克利分校主持开发的开源精简指令集架构RISC-V,为全球芯片领域打破垄断,降低芯片开发门槛,促进芯片人才培养,推进芯片业创新,开创了一个新局面,也为中国芯片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开源RISC-V自发布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拥抱RISC-V架构,成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引擎。   今天,我们欣喜的看到,RISC-V的生态正在茁壮成长,主要展现在软件生态、应用生态、及开发者生态三个方面。   一、在软件生态方面:现在中国产学研各界正在迅速推进高性能RISC-V芯片研发,为此,芯片设计需要与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全方位适配,经过社区的共同努力,目前RISC-V与国际主流的RTOS、Linux、安卓等等操作系统有了良好的适配,在中国,各家操作系统厂商,如麒麟、统信、龙蜥、鸿蒙、酷开等等都在全力支持。为了加速RISC-V软件生态的成熟,我们呼吁中国业界,在国内已有良好基础的开源社区基础上,能紧密团结,集中资源,携手共建RISC-V软件生态,尽快促进RISC-V向高端应用发展。   二、在应用生态方面:RISC-V最早应用于IoT领域,现正逐步走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RISC-V不仅可以在工业控制、物联网、智能家居等等对算力要求不高的领域得到推广,现在也正在向对算力有更高需求的桌面应用、边缘计算等领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被认为是未来芯片的巨大市场,据估计,一辆智能网联汽车就可能要用上百颗CPU,目前中国该领域主要产业联盟正在积极推进基于RISC-V的解决方案;随着服务器和超算、AI训练和推断、包括ChatGPT之类应用的发展,对强大算力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鉴于RISC-V具有模块化、可扩展、易定制的优势,以及不受垄断制约、供应链安全容易保障的优势,中国有关厂商正在全力推进提供强大算力的RISC-V方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RISC-V是中国CPU领域最受欢迎的架构,中国芯片产业和整个芯片生态将会越来越多地聚焦于RISC-V架构,中国的巨大市场将成为支撑RISC-V的重要基地。   三、在开发者生态方面:中国已经有数百家企业加入RISC-V国际基金会,在RVI的组织下,RVI中国成员在RISC-V社区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着RISC-V生态的发展。此外,中国许多大学已为研究生和本科学生开设了RISC-V课程,大力开展RISC-V人才培养,积极参与RISC-V基础软件开源社区,参与许多RISC-V设计和应用项目。中国每年能培养近千万毕业生,他们之中许多人将成为未来RISC-V的设计大军,这对于RISC-V的后续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今天是首届玄铁生态大会。过去的几年时间,平头哥玄铁处理器团队积极推动RISC-V全球技术演进和生态连接。平头哥自2019年成为RISC-V国际基金会董事会成员以来,积极参与领导基金会中的数据中心、存储管理、安卓、安全等11个技术方向。目前玄铁已经拥有完整的处理器产品线,可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RISC-V IP核;为软件生态伙伴和开发者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开发板和模组以及配套的基础工具链、编译器、操作系统和集成开发环境。平头哥玄铁完成了RISC-V与RTOS、Yocto、Linux、ubuntu、Android、龙蜥Anolis OS、麒麟、统信等操作系统的深度适配。当前玄铁不仅致力于嵌入式系统,也在开拓桌面端和新的市场机遇。目前,平头哥芯片开放社区已拥有了10万以上的开发者,有力地促进了RISC-V生态发展。   综上所述,开源开放,共享共建,才能推动RISC-V的繁荣发展。中国要不断加大对RISC-V社区和生态建设的贡献,与世界协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期待未来越来越多行业伙伴加入RISC-V生态建设当中,共建美好未来!
上一页
1
2

28年专注半导体

为国内各行业广大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半导体产品

SINCE 1997

 为您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联系我们

电话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外SOHO

公众号

威旺达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北京威旺达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